沈凌夕今晚领教了魔尊的各种歪理邪说,到此刻终于忍不住向对方证明自己根本不心虚——他一把抓住慕长渊的衣领,探过头去就要堵住那张可恶的嘴。唇瓣间距离只剩不到半寸时,一名值守弟子冒冒失失闯进结界,还没站稳就看见这么一副父慈子孝,啊不,师慈徒孝的画面,顿时遭到暴击:“天枢仙君,大事不好了!墨宗……咦你们在做什么?”无坚不摧刚才信誓旦旦说不心虚的两个人触电般分开。还是慕长渊比较有经验, 他端坐在蒲团上,伸手理了理衣角,慢条斯理地问道:“别急, 慢慢说, 墨宗怎么了。”不得不说这一招真的很管用,要知道外面已经翻了天, 菜苗六神无主地冲进来汇报, 听到一句极具宗师风范的“别急”, 简直就像久旱逢甘霖一般, 他瞬间忘记自己刚才看见的足以震惊整个仙盟的一幕,而是把注意力转移到正事上来——墨宗确实不太好。今晚接连有弟子道心坍塌,竟出现传染的趋势——不就和当年的天乾之变一模一样?!魔尊也是经历过才知道, 天乾之变最先从低阶弟子开始,起初因为种种原因,没能引起上仙界的重视。所谓道心不稳就和风寒感冒一样常见:人不可能一辈子只感冒一次,人界也不可能只有一个人感冒。对于道心不稳,最常见的处理方式是闭关打坐,直到境界稳定,又或者出去游历,见见世间百态,看能否参悟出症结之所在。最忌讳的就是情绪大起大落, 以及急功近利的加强修炼,妄图强行跃过这道坎。说起来简单, 事实上绝大多数仙修碰到道心不稳时, 第一反应就是情绪波动起伏, 紧接着就想隐瞒这件事情然后尽快解决,以免多年的努力功亏一篑, 于是开始没日没夜地修炼和参悟。越是修炼得艰难的人就越着急,最后道心崩塌。沈凌夕能稳住开裂的道心这么长时间,实属奇迹。得亏恶道没有这玩意儿,否则换作慕长渊早就撂挑子了,谁有空参悟这鬼东西。“……出事的弟子越来越多,天璇仙君已经率剑宗赶过去了,严尊者听到消息立马就让我向您汇报!”值守弟子显然不知道为什么要报给沈凌夕,只以为他是北斗仙君之首,理应知情。沈凌夕最终还是没忍住,看了慕长渊一眼。魔尊又露出那张比窦娥还冤的脸,就差没把“清清白白慕小川”几个字写脸上。今晚他偷喝了酒,又和沈凌夕吵了一架,虽然很快和好,但情绪起伏对他这种重病之人来说实属消耗过度。哪还有力气出去兴风作浪?沈凌夕也清楚,因此没多说什么。俩人很快就赶往事发现场。**都说世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,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。上神和魔尊在刑罚院没待够半天就被紧急放出来“负σw.zλ.重前行”了。仙盟既然分上、下两个仙界,说明各有各的管理体系,宗门有门规,每座山峰又有山规,层层递进,也正因为如此,下仙界并非事事都必须汇报到青阳峰。这种漏洞导致当年天乾之变一发不可收拾,直到上仙界大规模爆发,众仙才知道有这么一回事。